书法可以锻炼耐心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当澄心定虑,勿以粗心浮气乘之。古人用墨,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纸素。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Scarborough, ON, Canada
出生于1966年2月24日 从未结婚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古檀阁宣纸试笔效果
古檀阁乾隆贡宣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969244006&cm_cat=50033370
古檀阁乾隆贡宣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204053279
如何鉴别宣纸与书画纸http://cys315315.blog.163.com/blog/static/43900101201071375539536/
对着光亮透视,宣纸上面密布着云朵样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是檀皮纤维;其它的书画纸上没有。宣纸造纸所用为青檀的韧皮纤维,纤维长度在一点七至三点七毫米之间,属于长纤维,且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纸匀度好。电子显微镜下,人们发现其纤维细胞壁分布诸多细密且均匀的皱纹,与纤维长轴向平行,这种故宣纸着墨时,易留住笔痕、墨迹,淡墨与水会沿着皱纹沟漕向外逐步渗扩,形成不同层次;重笔时又自然分界,互不溶混,形成主体感。沙田稻草秆子长,纤维拉力强,制成的宣纸色泽洁白。如枯草没有去净,会在宣纸上留下褐斑稗子草没有抽掉,会在宣纸上留下黄筋。草处理起来比檀皮还麻烦,有几十道工序。沙田稻草填充了檀皮长纤维的空隙,使得檀皮纤维的结合更为紧凑、内部结构更为紧密。这种规整的檀皮长纤维与草浆短纤维均匀交织,使水墨扩散均匀,无锯齿形辐射状态。皮多,则纸质过于松散,手感过脆,发墨速度极快且不规则;草多,则纸无骨,过于绵软,缺乏应有的宣纸润墨效果。
宣纸按从薄到厚依次分为扎花、绵连、单宣。捞纸时根据厚薄需要,在纸槽中加减猕猴藤汁。同一品种的宣纸,每刀的重量是有要求的,超出或者不足这个标准范围都不合规定。
猕猴藤汁影响纸张的润墨性和柔软程度。
火墙表面敷有一层石灰和墨。钢板烘出的纸脆,润墨性明显差多了。技艺好的,烘出的宣纸不发焦,不发黄,不破裂。

如果遇有破损或者瑕疵,立刻抽取出来作回槽之用。 对于一些有瑕疵,但是不影响使用的纸张,如有显而易见的杂质、厚薄透光不匀等,有些厂单独剔出来作为“副牌”出售。副牌草料的配比、制作工序与正牌并无区别,都是一个槽子捞出来的。只是在检纸过秤时将偏厚、偏重、偏薄偏轻挑出为副牌,其实收藏或使用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拿现在的红星正牌相比,我认为一点也不逊色(论质量、不论年份)注:副牌无产品卡。
陈纸纤维外的石灰和猕猴藤汁脱落,粗纤维束裂开而成细纤维束,所以更柔软。细小的墨粒较易停留在裸露的纤维上,所以墨色较黑,晕散较少。
生宣纸必须自然风熟。宣纸存放越久越好用。生宣放熟了,不洇,一筆上去,油煙墨立刻分出三五個層次。
生宣纸喜暴露;恶报纸油墨、油烟、牛皮纸等有色纸张、潮湿、曝晒、卫生球。
宣纸黄斑是纸中猕猴藤汁受潮发酵、霉变所致,或是和牛皮纸等有色纸张混杂叠放,受潮后引起。用开水淋煮能去除黄斑。

龙须草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会很快溶解。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制成价格低廉的普通书画纸遇水后即变成纸浆。
上海书画出版社(杜子熊 著)《书画装潢学》中有记载:“把宣纸2-5张叠平,正面朝下,平放在台板上,台板一头垫高,便于泄水,用开水淋煮3-4遍,吸干晾澡,再用砑石在背面砑光,即成为煮锤宣纸”。其吃墨而不散:有墨韵浓淡变化,不过分渗沁扩散。
防虫蛀最好选用纱布包花椒,纱布外加双层宣纸,并在宣纸上扎些小孔,利于花椒散味。

纵拉5000下或横拉3000下均不破损,耐折度起码要达到6000多次,其他纸都纷纷落马。在皖南潜山县制造着古老桑皮纸的造纸世家所造的桑皮纸通过了各种严格检验。桑皮纸比一般宣纸更厚实、耐色、耐反复加工,表面不像宣纸那样光细, 有点毛糙。如果说宣纸因其与书画的紧密交织而自成一派阳春白雪,桑皮纸则非常平凡,更融于人间烟火。从元至明这段漫长的岁月曾是其鼎盛时期,不仅遍布南北,价格也便宜。由于其柔嫩、防虫、不褪色、吸水性强、拉力强,精细的上等桑皮纸可作书画用纸,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便是用它来刻印的,河北迁安桑皮纸还曾有“南宣北迁”之誉;中等质量的桑皮纸则是常用的食物包装纸;而粗制的桑皮纸更是来者不拒,不仅可以用于糊窗、制伞、修缮,还可以在制皮靴时当辅料,办丧事时扎冥器。据说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用上等桑皮纸作为书页,因为其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行笔流畅,不洇不渗,吃墨均匀,墨韵清晰,骨神俊美。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被虫蚀,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今,在潜山、岳西留存的桑皮纸工艺是汉代以后经过改良的技术了。生产出来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质地坚韧细腻。当地人说,桑皮纸以野生桑树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有30多道工序,主要制作程序和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相似,只是原料以及蒸煮火候有所区别。
高丽纸http://www.xuan-paper.com/korea-paper/index.htm
宣纸的经营历史http://www.xctour.com/lswh3_2.aspx?id=8245&tid=333
红星特皮四尺单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102925790&cm_cat=50033370
红星特皮三尺单(69X100CM一刀/100张2.3公斤)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586311331
红星精品宣纸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5982072223
红星古艺宣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6669465405&cm_cat=50033370
红星古艺宣比普通红星纸纤维拉力强,柔韧度与润墨性也是普通宣纸难以达到的
汪六吉特皮四尺单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578244855&cm_cat=50033370
汪六吉四尺古法宣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7239361594
汪同和精制特皮四尺单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7020099472
双鹿特皮四尺单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1.rWJpgt&id=136254995
汲墨轩御用贡宣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084807458&cm_cat=50033370
韵文阁牌四尺古法贡宣宣纸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095063572
依厚薄程度:常見的有單宣(一層)、雙宣(單宣的兩倍厚度)、夾宣(兩張單宣粘合,不同於雙宣)。單宣吸墨快,易暈開;雙宣吸墨快,易暈開,但暈後層次較單宣豐富;夾宣吸墨較慢,較不易暈開,但暈後層次較單宣豐富。當然,也有特薄宣、特厚宣等品項可供選擇。
依組織鬆緊程度:常見的有羅紋宣(鬆,吸墨快,易暈開)、玉版宣(較緊,吸墨較慢、較不易暈開)。羅紋宣有綿密的網狀簾紋,觸感極柔軟,下筆服貼像是會吸住毛筆似的,手感及墨韻極佳。玉版宣正面光滑,無簾紋,透過光線時有如白玉紋理,觸感較堅實,下筆順暢,手感及墨韻亦極佳。
紅星較緊、組織較密,觸感較堅實,吸墨及暈開較慢,層次豐富動人,手感極佳。

汪六吉較鬆,觸感柔軟,暈墨較快,層次一樣豐富動人,手感一樣極佳。
古书用纸http://www.lib.nankai.edu.cn/gj/showwords.asp?airid=353
马王堆帛书字迹清晰。该墓葬的年代是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公元前168)。帛书的质地为生丝织成的细绢。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帋,故其字从巾。
晋代主要生产麻纸、桑皮纸和楮皮纸。浙江嵊县则是藤纸中心,且以其质地优良曾名噪一时。但在南方仍以麻纸为主。
《平复帖》卷,晋,陆机书于麻纸。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有后世成为抄经专用纸和摹拓法帖用纸的硬黄纸、四川的十色笺和以四川名伎薛涛而得名的薛涛笺。唐代已有明确的生纸和熟纸之分:生纸即从纸槽中抄出经烘干后投入使用的纸,而熟纸则是经过捶浆、涂粉、施胶等加工处理的纸。唐代官府文书用纸还按官职高低和文书类别不同而不同,如朝廷行政文书通作白麻纸抄写,军事文书用黄麻纸,五色麻纸则用于朝廷致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级官员的文书。 单一造纸原料方面,仍以麻类为主,此外还有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以及后世大量使用的竹类等;与此同时,还出现更多的用麻类和树皮等混和原料造的纸。四川的蜀纸以麻类为原料,产量和质量均称一时,中央集贤书院每月领用的就是这种纸。安徽宣州府出产的纸是用青檀树皮制成的,宜书宜画,质量很好,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号称“宣纸”。皮纸蒸煮要求高,树皮价格也较贵。但皮纸坚韧敦厚,具有麻纸所没有的优点,更适用于书写和绘画。唐代冯承素的《兰亭序》摹本和韩晃的《五牛图》用的都是皮纸。皮纸的原料主要是楮皮、桑皮。四川成都所产著名的 薛涛笺,就是用当地所产木芙蓉为原料所造的小皮纸。广东罗州(今广东廉江县)还用栈香树(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的皮造纸。还有一种藤纸,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藤纸是用青藤的皮为原料造的纸,也用于书写官府文书。藤纸分为白藤纸、青藤纸和黄藤纸等多种。《元和郡县志》载“余杭县由拳山旁有由拳村,出好藤纸”。浙江的杭州和婺州(金华)、江西的信州(上饶)等地,都是唐代藤纸的著名产地。 在唐代,广东韶关一带生产一种竹纸。这种纸拉力强度不好,容易破裂,当时还不能用于书写。但因原料资源丰富,所以从宋代起,逐渐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元明清时,竹纸便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还有一种混料纸,即用几种原料混合所造的纸。这样造纸可以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以皮料为主混入少量废旧麻织品的纤维所造的纸,就既可降低成本,又仍具有皮纸优点的效果。竹料纸约到北宋时方出现。
传世的明清纸,其特点是颜色显得淡旧,而且比较光滑匀净,无杂渍。表面看纸显旧色,但内里必须是新的;凡是厚型的古纸,一般情况很脆,容易破裂,破碎后呈小块,多有斜纹。
故宫的东北角有一间地处偏僻,曾长期封闭,近百年来都被当成普通仓库的屋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成了惊人的发现——它竟然就是当年乾隆为自己退位居住而预建的倦勤斋。在一切“登峰造极”中,最珍贵的便是一幅营造了“画上庭院”、覆盖了整个房间的巨大绢本通景画。由意大利籍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他的中国弟子王幼学所作,融会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和西方油画的焦点透视法,鲜活而极富立体感,画中景色和室内建筑浑然一体。
200多年的岁月风雨,连建筑的砖木结构也被损坏多处,而覆盖在破旧墙壁上的巨幅通景画却在这种装裱纸张的保护下,抵御住了时光的侵袭和北方地区四季温度与湿度的剧烈变化,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以残存的纸样为“钥匙”,人们鉴定出了它的身份——这是一种以野生桑皮为原料的纸张,极为坚韧,承拉力强。

现代纺织工业中,绢丝特指蚕丝短纤维,而不是长丝。现代纺织工业定义绢绸为绢丝短纤维织成的绸缎。绢类织物为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多洗容易起毛。
真丝素绉缎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866095046
素绉缎有很自然的光泽,手感柔滑、细腻,不会有毛糙的感觉。
真丝重磅素绉缎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12974450
一颗蚕茧可抽出约1000米长的茧丝,若干根茧丝合并成为生丝。蚕丝由两根单丝组成,其主体为丝朊,外层包裹丝胶。大部分的色素、油脂、蜡质和无机盐等都存在于丝胶中。这些杂质对印染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在染色前将其去除。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掌握了丝胶受化学剂或酶的作用易溶解于热水的特性,并利用丝胶这一弱点,将坯绸或生丝放入装有肥皂(或合成洗涤剂)与纯碱(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内进行加热,丝胶加热后进行水解。经过这样的精炼,脱除丝胶而保存丝朊,并去除了色素、脂、蜡等杂质,从而取得色泽洁白的丝制品。脱胶后的生丝,称为熟丝。生丝脱胶的程度须根据生产要求而定。
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上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MjM0MjA=.html
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下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D8SJpg04b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